曹文玉
个人简介编辑本段
曹文玉(1897-1961)长沙县人,其父靠教私塾营生,无其他任何经济来源,家中十分清贫。1902年,父亲在家设蒙馆,天资聪颖的她当父亲的“跟班”,学识字写字。但曹文玉8岁时,父亲就过早离世。是李维汉的首任妻子。解放后,曹文玉经中央批准回湖南工作,曾任湖南省人民银行发行部主任,湖南财经组长,中央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工作。1961年病逝于北京。
基本信息编辑本段
中 文 名 曹文玉
国 籍 中国
出 生 地 湖南长沙县
出生日期 1897年
逝世日期 1961年
职 业 无产阶级革命家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湖南财经组长
人物关系 李维汉妻子
人物生平编辑本段
1914年春天,李维汉与曹文玉结为秦晋之好。那一年,曹文玉17岁,李维汉大她一岁。曹文玉系长沙县人,其父靠教私塾营生,无其他任何经济来源,家中十分清贫。1902年,父亲在家设蒙馆,天资聪颖的她当父亲的“跟班”,学识字写字。但曹文玉8岁时,父亲就过早离世。1909年,无法维持生活的她母亲,决定把曹文玉许配给堂舅父李幼云(李维汉父亲)家做童养媳。婚后,家庭生活仍然难以为继。两个女儿相继降生后,家庭负担进一步加重,而李维汉赴法勤工俭学后,为凑足盘缠,凡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他卖了,家中由此而变得拮据不堪。在生活重压之下,顽强的曹文玉在家中佃了地主20亩田,安排大侄儿在地里劳动,自己在家做饭、喂猪、织布、带孩子、侍奉公婆,有时还要帮地主家纺纱,换几件遮体衣服。她终日艰辛劳作,难有片刻休憩。每到夜深人静、独守空房之时,不禁悲从心中来,泣不可抑。
1922年底,旅法勤工俭学的李维汉回国在湖南主持党的工作。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曹文玉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入自治女校学文化。1925年爆发了“五卅”惨案,为响应上海的大罢工,湖南省委掀起空前的反帝运动,曹文玉和一些同学在自治女校组织罢课,发动同学出外宣传募捐。自治女校开除曹文玉的学籍。1925年6月,经省委夏明翰、李维汉的介绍,曹文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马日事变发生后,许克祥及反动军队在长沙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李维汉等主要领导人又遭通缉,时任济难会财务干事的曹文玉自乡下返回长沙,替牺牲的同志买棺材、收尸、掩埋死者和抚慰家属。9月初,李维汉从汉口派人将曹文玉接到汉口,住中央组织部机关。两个月后,曹文玉又搬往上海英租界建立中央组织部机关。她装扮成家庭主妇,俨然像中产阶级,经常搬家保护机关,摆脱敌人侦探。李维汉到莫斯科去学习后,曹文玉及身边子女的生活几乎陷入绝境。向忠发叛变革命后,曹文玉把守的机关又要搬迁,而此时的曹文玉正在一家日本医院堕胎(住中国医院怕暴露身份)。她仅住了两天医院,就挪动着虚弱的身体收拾行当,搬到静安寺路爱文坊新建的洋房工作。曹文玉在她的自传中回忆说:“一个人要带着小孩一起搬泥土碎石,洗刷搞卫生,我实在没有力气,子宫出血,脚肿得象面包,为了工作,为了孩子,仍要坚持干下去,只有苦苦煎熬……默默地在机关掩护工作。” 1933年,李维汉从苏联回国,一家人总算在上海团聚了,曹文玉痛楚的心得到了些许慰籍。李维汉回国前,王明让他回国做特科工作,因而李维汉与一家人同住几天后,便于4月只身到达中央苏区。自此,李维汉与曹文玉分隔两地,双方不通音讯,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两人的婚姻已是名存实亡了。
解放后,曹文玉经中央批准回湖南工作,曾任湖南省人民银行发行部主任,湖南财经组长,中央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工作。1961年病逝于北京。
家庭成员编辑本段
曹文玉与李维汉1914年结婚,生一子三女。儿子李德谦(1928.7.20-1932.8)死于上海,长女罗静松1918年生,次女李曦1920年生于长沙,三女李英1926年.9月生于长沙。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