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吉沟
简介编辑本段
兆吉沟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县境东北部,大浩山脉西南向,枫树岭东侧山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邵式平领导的赣北、皖南游击大队第九、十中队指挥部和彭泽、鄱阳、都昌、东流、至德、望江、宿松等七县中心县委曾设置于此。村西北紧靠山壁处,有一间青砖木质结构的瓦房,曾是当年指挥部和中心县委办公之地,现已成为九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渊源编辑本段
民国23年(1934)6月中旬经赣北特委批准,在县境浩山乔亭村公开成立中共彭泽中心县委,11月迁到兆吉沟。当时,敌人正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大围剿,红军在赣皖边区坚持游击战争,兆吉沟成为指挥中心,在中心县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军事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训干备兵工作,也卓有成效。
景点特色编辑本段
为策应龙宫洞、桃红岭景区的发展,使旅游发展真正惠及到普通百姓,彭泽县巧打红色、绿色与生态民俗文化牌,将浩山乡兆吉沟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旧址与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进行保护性修建,并投资1000余万元修通了总长12.4公里的旅游盘山公路。在兆吉沟入口附近建设停车场、休闲场所,挖掘新庵库、石板桥、柳墅大捷遗址等景点的文化内涵,开发手工制作茶叶、毛竹产品加工、传统农耕生活、板龙祈福等参与性项目,在各景点设置了旅游线路,建立了兆吉沟红色网站,申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九江市旅发委正在积极指导彭泽县兆吉沟景区创评国家3A级景区。
在兆吉沟中心县委旧址,游客可以一边聆听广播里播放的经典红歌,一边参观旧址一间间低矮的黑瓦青砖红木窗户房屋,屋内陈设有当年红军穿过的草鞋、红军服、红军使用过的红缨枪和手雷等,以及方志敏曾经来到这里使用过的水壶等器皿。
媒体报道编辑本段
打造红色文化廊
浩山乡兆吉沟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旧址是当年红军学习与开会的场所,如今已被申报为九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浩山乡党委书记齐继贵介绍,为了传承革命精神,将浩山兆吉沟打造成红色旅游品牌,彭泽县下大力气保护红色遗迹,将中心县委旧址与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进行保护性修建,并投资1000余万元修通了总长12.4公里的旅游盘山公路,在兆吉沟入口附近建设停车场、休闲场所,在各景点设置了旅游线路、旅游标志牌,建立了兆吉沟红色网站。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和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出好生态绿色牌
近年来,浩山乡将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与打造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先后打造了小山竹海万亩竹林、竹海人家、野生动物园等生态农业产业园。在产业园里,游客既可以观赏到豪猪、野猪、野鸡、孔雀、竹鼠等野生动物,还可以在高山上体验手工制作茶叶、食用菌生产、毛竹产品加工的全过程。织就民俗文化网
在浩山赣北民俗文化园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浩山人使用过的犁、耙、老水车等传统农耕用具,还可以欣赏当地村民表演舞板龙,并亲身体验原始农耕与舞板龙的乐趣。据悉,彭泽板龙起源于唐朝,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浩山乡的柳墅板龙,在当地还流传着与浩山板龙有关的神话传说:原来在浩山老湾头山顶上有一处从不干涸的龙潭,相传这就是浩山龙发源的地方,每到干旱时分,龙潭就成为当地人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保障。为了表达对龙潭的感激之情,村民舞板龙祈福求雨的民俗传至今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