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百科  > 所属分类  >  政治人物   
[5] 评论[0] 编辑

习仲勋

目录

个人简介编辑本段

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2002年5月24日)祖籍河南省邓州市,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建国以来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家主席习近平之父。

习仲勋习仲勋


人物生平

1913年10月15日生于陕西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
1926年5月在县立诚中学高小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从事农民运动。
1932年习仲勋发动兵变
1930年1月被派往杨虎城部警备骑兵第三旅开展兵运工作。
1932年3月在甘肃两当发动兵变,失败后曾转赴渭北、三原开展革命工作。
1933年3月起任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中共陕甘边特委军委书记、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参与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当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叛变)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提出放弃照金根据地并南下渭(南)华(阴)失败后,参与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1934年2月起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陕甘边特委代理书记、军委书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参与领导军队反击国民党军“围剿”。
1935年9月在错误的肃反中被关押后获释。
1936年1月任中共关中特委常委、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同年6月参加西征,曾任中共环县县委书记。9月调回关中任中共特委书记、游击队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关中地委书记、专员公署专员、军分区和关中警备区第一旅政委。
1942年7月调任中共西北中央局党校校长。
1943年2月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米(脂)警备区和独立第一旅政委。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同年7月任陕甘宁边区集团军政委,与司令员王世泰率部在淳化爷台山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犯。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45年10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
1947年起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委,西北野战兵团副政委、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副政委。协助彭德怀指挥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三战三捷。继又参与指挥陇东和三边战役。同年7月再次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与司令员贺龙统一领导西北地方武装和后方工作。
1949年2月起任西北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
1950年9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
1953年9月任政务院(后为国务院)秘书长。
1956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9年4月至1962年10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
1962年8月,康生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借小说《刘志丹》之事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习仲勋反党集团”,要把习仲勋置于死地。关键时刻,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习仲勋。周恩来在中央会议上提出,不能把习仲勋定为“敌我矛盾”,他还是我们的同志。 周恩来提出,可以把习仲勋安排到中央党校附近,找个安静的房子, 让他住在那里学习。 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
1978年3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后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广州军区第二政委。同年12月被增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79年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1980年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同年9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负责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
1988年4月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任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3年后,不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
2002年5月24日在北京病逝。

祖籍地

习仲勋祖籍地江西省临江府新淦县华城门村(今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金川镇塘头村委会习家村小组),位于新干县城城南,现存有华城门牌楼遗址。华城门(习家)村始祖公习文德,自公元1133年始定居华城门(习家)村。据习氏族谱记载:“习文德善福幼子,业儒,居湖州。博古好诗,歌咏不辍,世称诗士,游淦城路见其山水秀丽,旋里后于皇庆癸丑(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遂卜居于塘头,为华城门村一世祖焉。宋崇宁甲(壬)年(公元1114年)年生,淳熙乙末(公元1175)年殁。娶郭氏。”习氏家族在此地定居已有873年(1133—2006)年。

主要著作编辑本段

题词

习仲勋于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在韶山滴水洞景区的石刻区为韶山题词:
“毛泽东思想是亿万人民革命意愿和实践的结晶,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徐海东文集》习仲勋为徐海东题的“一身正气”四字。

书籍

《习仲勋革命生涯》
《在陶铸同志悼念仪式上习仲勋同志的讲话》

家庭成员编辑本段

祖父:习永盛,河南邓州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受战乱干旱影响携家眷迁徙到陕西富平。
父亲:习宗德(习永盛次子)
母亲:柴菜花(河南淅川人)
胞弟:习仲恺
前妻:郝明珠(与习仲勋育有5个孩子其中前2个夭折,后与习仲勋感情不和离婚)
妻子:齐心(与习仲勋育有4个孩子)

习仲勋的子女简介

长女:习和平(母郝明珠,生于1938年,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次女:习乾平(母郝明珠,生于1939年)
长子:习正宁(母郝明珠,生于1941年)
长女:齐桥桥(母齐心,生于1949年)
次女:齐安安(母齐心,生于1951年)
次子:习近平(母齐心,生于1953年,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次子:习远平(母齐心,生于1955年,现任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会长)

历史评价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习仲勋同志在76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共产主义具有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他虽几经坎坷,身处逆境,但百折不挠,奋斗不息,他始终坚定地与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坚持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他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他坚持原则,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具有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习仲勋同志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公道正派,顾全大局。他谦虚谨慎,任劳任怨,淡泊名利,能上能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不居功,不护短,爱护干部,关心青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疾苦,与工农群众、民主人士、文化艺术界和宗教界等各方面人士坦诚相见,广交朋友。他办事严谨,宽厚待人,实事求是,严于律己,为政清廉,生活俭朴,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他德高望重,高风亮节,在党内外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诞辰纪念

2013年10月9日,在陇南市两当县举行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两当兵变历史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地位座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习仲勋之子习远平,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周涛,陕西省委副书记孙清云,分别从不同侧面回顾了习仲勋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对党、对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主持会议。

纪念邮票

2013年10月15日,中国邮政向全国发行《习仲勋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为1套2枚,分别命名为:两当兵变前的习仲勋、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时期的习仲勋,全套面值2.4元。

附件列表


5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周飞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