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兄虎弟
节目简介编辑本段
《龙兄虎弟》(The Fantastic Brothers)是台湾电视公司(台视)于1990年代播出的著名综艺节目,全台收视率高。1993年3月27日开播,2000年4月13日停播,共334集。 目前数位重制版在台视综合台有重播。1995年张菲凭借主持的综艺节目《龙兄虎弟》获第30届台湾电视金钟奖综艺节目主持人。
基本信息编辑本段
节目名称 龙兄虎弟
别 名 The Fantastic Brothers
类 型 娱乐综艺类
主 持 第一代:张菲、费玉清(1993年3月27日-1998年3月21日)第二代:徐乃麟、黄安(1998年3月28日-2000年4月13日)
语 言 闽南语、国语
集 数 334集
每集长度 30分钟(时段移至周四晚间后改为每集90分钟)(含广告)
制 片 人 张菲、费玉清时期:彭达、赖勋彪;徐乃麟、黄安时期:张富、张志鹏、吴建宏
制作公司 张菲、费玉清时期:大东影艺股份有限公司;徐乃麟、黄安时期:富杰传播有限公司
首播频道 台视
播出地区 台湾省
播出日期 1993年3月27日-2000年4月13日
别 名 The Fantastic Brothers
类 型 娱乐综艺类
主 持 第一代:张菲、费玉清(1993年3月27日-1998年3月21日)第二代:徐乃麟、黄安(1998年3月28日-2000年4月13日)
语 言 闽南语、国语
集 数 334集
每集长度 30分钟(时段移至周四晚间后改为每集90分钟)(含广告)
制 片 人 张菲、费玉清时期:彭达、赖勋彪;徐乃麟、黄安时期:张富、张志鹏、吴建宏
制作公司 张菲、费玉清时期:大东影艺股份有限公司;徐乃麟、黄安时期:富杰传播有限公司
首播频道 台视
播出地区 台湾省
播出日期 1993年3月27日-2000年4月13日
节目简史编辑本段
1993年2月26日,台视邀请张菲、费玉清主持的综艺节目定名为《龙兄虎弟》,定于同年4月3日19:30开播,内容以张菲、费玉清拿手的说唱与短剧为主,挑战张小燕主持的中国电视公司(中视)每周六晚间现场直播综艺节目《娱乐星闻 小燕有约》;这是张小燕与张菲的节目首度正面对决。1993年3月8日,台视决定,《龙兄虎弟》提前于同年3月27日19:30开播。1993年3月9日,张菲说明《龙兄虎弟》为何会与《娱乐星闻 小燕有约》对打:“这是避不掉的事。因台视开出第一时段是对上华视《钻石舞台》,而该节目是胡瓜主持,所以闪掉;后来台视又开出第二时段,正好与小燕姊节目对上!”
1993年3月10日,台视企划组说,《龙兄虎弟》第一集已完成了95分钟的内容,大东影艺希望再加强设计及让主持人有充分准备、不要草率开播;企划组表示尊重大东影艺的看法,但为了顾及台视总经理王家骅“《龙兄虎弟》一定要于1993年3月13日上档”的意愿,已协调导播组待命,随时准备录影;企划组说,《龙兄虎弟》开播后,原周六22:00播出的《玫瑰之夜》提前为21:30开播以与中视综艺节目《香蕉新乐园》对打,原时段的三个台视影集《我的这一班》、《忍者一条龙》、《轰雷龙虎凤》将被暂停播出或更改播出时段。
1993年3月22日,《龙兄虎弟》开录,台视节目部经理熊廷武亲自在《龙兄虎弟》摄影棚督导;同日,熊廷武说,他与张小燕沟通过,台视《龙兄虎弟》绝非刻意打她的节目,而是因为将重点节目摆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黄金时段播出是必然的选择。1988年,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黄金时段,台视分别推出曹景德制作的《综艺大都会》与凤飞飞主持的《我爱彩虹》,却双双落败;台视此时段综艺节目从此长期陷入一蹶不振,《龙兄虎弟》被台视视为再起的契机。
1993年3月27日19:30,《龙兄虎弟》开播,是张菲与费玉清首次合作主持综艺节目。
2018年2月1日,YouTube台视官方频道开始发布《龙兄虎弟》完整版。
1993年3月10日,台视企划组说,《龙兄虎弟》第一集已完成了95分钟的内容,大东影艺希望再加强设计及让主持人有充分准备、不要草率开播;企划组表示尊重大东影艺的看法,但为了顾及台视总经理王家骅“《龙兄虎弟》一定要于1993年3月13日上档”的意愿,已协调导播组待命,随时准备录影;企划组说,《龙兄虎弟》开播后,原周六22:00播出的《玫瑰之夜》提前为21:30开播以与中视综艺节目《香蕉新乐园》对打,原时段的三个台视影集《我的这一班》、《忍者一条龙》、《轰雷龙虎凤》将被暂停播出或更改播出时段。
1993年3月22日,《龙兄虎弟》开录,台视节目部经理熊廷武亲自在《龙兄虎弟》摄影棚督导;同日,熊廷武说,他与张小燕沟通过,台视《龙兄虎弟》绝非刻意打她的节目,而是因为将重点节目摆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黄金时段播出是必然的选择。1988年,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黄金时段,台视分别推出曹景德制作的《综艺大都会》与凤飞飞主持的《我爱彩虹》,却双双落败;台视此时段综艺节目从此长期陷入一蹶不振,《龙兄虎弟》被台视视为再起的契机。
1993年3月27日19:30,《龙兄虎弟》开播,是张菲与费玉清首次合作主持综艺节目。
2018年2月1日,YouTube台视官方频道开始发布《龙兄虎弟》完整版。
历届团队编辑本段
主持人
1993年3月27日至1997年11月,每周六19:30~21:40播出。由张菲、费玉清主持。
1997年11月,张菲、费玉清跳槽华视主持《龙虎综艺王》;本节目改由黄安、徐乃麟主持,至2000年6月29日停播为止。
第一代:张菲、费玉清(1993年3月27日-1998年3月21日)
第二代:徐乃麟、黄安(1998年3月28日-2000年4月13日)
1997年11月,张菲、费玉清跳槽华视主持《龙虎综艺王》;本节目改由黄安、徐乃麟主持,至2000年6月29日停播为止。
第一代:张菲、费玉清(1993年3月27日-1998年3月21日)
第二代:徐乃麟、黄安(1998年3月28日-2000年4月13日)
制作人
1993年3月27日至1998年3月21日,每周六19:30~21:40播出(1993年4月17日之后,开播前三集播出时间为19:30-21:30)。开播时由彭达、赖勋彪制作。
1998年3月,因张菲、费玉清跳槽华视,本节目也改由张富、张志鹏、吴建宏制作。1999年8月12日起将首播时段由原先的星期六晚间19:30播出(至1999年7月31日为止)移至星期四八点档连续剧播毕后,集数约为第260集之后,至2000年4月13日停播为止。(2000年4月20日至2000年6月29日每周四晚间时段所播映之《龙兄虎弟》为张菲、费玉清主持期间精彩内容的浓缩版,2000年11月1日至2000年11月22日每周三晚间时段再以该节目垫档四集)
1998年3月,因张菲、费玉清跳槽华视,本节目也改由张富、张志鹏、吴建宏制作。1999年8月12日起将首播时段由原先的星期六晚间19:30播出(至1999年7月31日为止)移至星期四八点档连续剧播毕后,集数约为第260集之后,至2000年4月13日停播为止。(2000年4月20日至2000年6月29日每周四晚间时段所播映之《龙兄虎弟》为张菲、费玉清主持期间精彩内容的浓缩版,2000年11月1日至2000年11月22日每周三晚间时段再以该节目垫档四集)
节目单元编辑本段
张菲、费玉清时期
此时期的《龙兄虎弟》大部分的单元均由杨水金率领台视大乐团担任伴奏,少数单元则由孔锵担任伴奏;但到了此时期后期,后者有变多的趋势,甚至到最后数个月时几乎完全取代。
开场歌曲(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张菲或男性特别来宾任一人宣布“欢迎收看《龙兄虎弟》”过后,台视大乐团即演奏开场音乐(约20秒),接着由费玉清率先出场演唱,在之后则由张菲、费玉清共同演唱第二首歌。演唱过后,节目正式开始。
第一代开场音乐于第一集开场时,与常态版编曲稍有不同。之后曾于1996年9月-1997年年中间数度改版(该时期的开场音乐长度约于5秒左右)。
开播一季之后(1993年6月26日至1993年10月间),演奏完开场音乐之后,先由费玉清演唱一首歌曲。歌曲完毕后,由费玉清做简单的引言后,以“流行45转”的打歌方式,一一介绍当日特别来宾出场(另一主持人张菲则安插在流行45转中段出场)。
于1993年11月13日起至“红白大对抗”单元停播前,出场方式稍做改变,与上期之叙述相同,张菲(最后才会出现)出场时台视大乐团会演奏专用的出场曲,演奏完毕后节目正式开始。
该阶段中期(1994年4月中旬至1996年8月中、1996年10月下旬至1997年年中左右),两主持人同时出场演唱开场歌的情形较多,较前期版本会有特别来宾一起为该节目开场,并进行主题式谈话。
该阶段后期(1996年8月中旬至1996年10月下旬前、1997年年中至1997年10月底),通常是两主持人同时出场演唱开场歌曲,但也有费玉清独自开场的特例,后期仅播映开场歌曲,且该单元的长度时长时短。
通常开场歌曲的安排,节奏较为轻快,藉以带动节目的气氛。
该单元自节目裁撤台视大乐团之后取消,仅播出当日节目预告。
流行45转(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在该阶段前期开放当期歌手打歌的单元,由台视大乐团伴奏。出场歌手演唱一段歌曲(常为歌曲副歌)过后,即由下一位歌手接续,直至歌手全部出场完毕为止。
中期过后,逐渐转为由出场歌手共同演唱开场曲。
1996年中起,为精简节目开场流程,遂取消此单元。
开场舞蹈(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该单元为1993年4月24日播出之节目新增之桥段,1993年6月26日起即调整到节目结束前。在开场即将结束、进第一段广告之前,当时在《早安您好台视新闻》示范有氧舞蹈的舞蹈老师易天华带领两位女舞者从观众席附近通道上台,在舞台一角带领张菲、费玉清、舞群、全部来宾与观众跳舞活动筋骨,搭配台视大乐团的2/4拍、共4个8拍的伴奏。
舞蹈完毕,张菲与费玉清请观众在第一段广告之后继续收看《龙兄虎弟》,台视大乐团演奏收尾音乐,结束第一段。(1993年时为四音符降B调音乐,1994年年初起改为七音符C调音乐;1996年11月后因一首舞曲〈Macarena〉成为当时大街小巷耳熟能详的舞曲,故自此时起即开始用〈Macarena〉的尾奏做为该段落收尾音乐)
短剧(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各集短剧情节各不相同、各不连贯。孔锵在成名以前,曾以本名“庄永轩”参演其中一集短剧,该集其他演员有张菲、费玉清、董至成等。
〈趣味才艺大考验〉(又名〈红白大对抗〉)
开场:此单元播映期间的开场与其他时期不同:演奏完开场音乐后,会先由费玉清演唱一首歌。歌曲完毕后,由费玉清做简单的引言,并一一介绍当日特别来宾,采逐对出场的方式(衬底音乐为儿歌〈真善美〉,仅于特殊庆祝节日时才会有更动)。待所有来宾出场完毕后,由费玉清引荐张菲出场。于张菲出场时,台视大乐团会演奏专用的出场音乐,以呈现其气势。
单元内容:全体来宾分为红白二队参加的才艺对抗赛,由台视大乐团担任伴奏。由两队阵容中最年长(或辈份较高)的艺人分别担任红队、白队队长,三人担任评审(通常是演艺圈、传播界较具威望的人士)。每集的赛程分为五个“大考验”,各集的五个“大考验”不尽相同。每个“大考验”由两队各推一人参赛。一个“大考验”结束后,该集三位评审同时各举红色或白色圆牌表示自己投票给哪一队,得票数过半者即在此“大考验”获得一分。得分最多者即是当日的优胜,优胜队可以获得参加〈一心两用〉单元的机会(后期为优胜队来宾以流行45转的方式进行打歌)。
〈名人名曲模仿大赛〉
节目开播初期推出的“模仿秀”单元,由台视大乐团担任伴奏。张菲要求费玉清模仿三位以上的歌手,由费玉清模仿这些歌手唱歌时的神韵、肢体动作(当然会有些夸大,以求“笑”果)。单元后期,每周邀请一位艺人或团体担任来宾,来宾也是费玉清模仿的对象之一。
该单元约推出半年后停播。但费玉清的模仿才能,往后仍偶而会在其他的单元上展现。
〈台湾歌谣时间〉(又名〈闽南语歌谣时间〉)
歌唱单元,由台视大乐团担任伴奏。每次邀请一位歌手,与费玉清轮流唱或合唱符合指定主题的闽南语歌曲,例如与夏天有关的闽南语歌曲。
〈菲哥call in台〉
邀请特别来宾上节目,探讨社会上所有角落发生的事情(例如赌博是否应开放合法),然后以call in方式让现场观众发表意见。
〈一心两用〉
游戏单元,由台视大乐团担任伴奏。单元开场由台视大乐团演奏2/4拍、共6个8拍的单元主题曲(开始时有1个8拍预备拍),主持人、台上来宾与舞群则演出一心两用的手部舞蹈。游戏规则方面,特别来宾需于30秒内边唱歌(不一定是当期歌手的主打歌,但通常状况是)边做被指定之任务(例:摸恐怖箱…等),但在进行指定任务时,演唱的是歌曲的主歌,任务完成即算过关,过关的来宾可享有打歌(演唱歌曲的副歌)的权利,任务失败则无法进行接续打歌。
后期玩法稍有变化,以12格电子转盘决定任务内容;另外,若第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则会继续按钮进行第二项。第二项进行时,台视大乐团会演奏该单元主题曲,任务成功者仍可获得打歌机会。
〈偶像时间〉
邀请偶像艺人来宣传自己的新作品,与其爱好者见面并接受张菲访问。每集工作人员会准备一张画了8至10位名人头部正面画像的纸,张菲问来宾8至10个问题,来宾选择自己认为符合问题中叙述的某种印象的人;来宾选定之后,张菲撕下画像脸部的纸,露出被选者的脸部照片,直到全部画像脸部的纸撕完。张菲、费玉清与杨水金的照片都曾混入其中。
〈老张担担面〉、〈老张黑白切〉
皆是“歌中剧”单元,类似中视综艺节目《欢乐一百点》的招牌单元〈志明与春娇〉。每次邀请一位歌手,与张菲、费玉清共同演短剧。张菲扮演“担担面”或“黑白切”路边摊的老板“老张”。两者唯一的差别是路边摊卖的小吃不同。
在〈老张黑白切〉第一集中,费玉清问卖黑白切的老张,原本那位卖担担面的老张哪里去了?卖黑白切的老张回答,卖担担面的老张“死了”!实则两位老张是同一人,这句“死了”只是刻意制造笑料而已。
该单元前期伴奏为台视大乐团,后期改为孔锵担任伴奏。
首播MTV(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播放艺人MTV的单元,张菲或费玉清会介绍艺人的名称及其专辑的主打歌(刚出唱片的艺人才可上此单元)。艺人先介绍这次MTV走什么风格,再说MTV歌曲的名称,接着就播放MTV。MTV播放完后,可能会再播放第二波主打歌或直接进广告。此单元前期由台视大乐团伴奏,后期改为孔锵担任伴奏。
〈音乐教室〉第一代版本
短剧单元,由孔锵担任伴奏(但该单元尚无正式名称的一小段期间,为台视大乐团伴奏)。布景是一间教室,讲台摆一张标示“张水扁音乐教室”的白板。张菲扮演班主任“张水扁”(改自当时台北市长陈水扁)。费玉清扮演学生“张志卫”(费玉清的绰号之一),其余受访艺人扮演其余学生,坐于台下随机接受张菲访问。张菲所使用的道具是指挥棒与电铃。
本单元一开始,张菲开门进场,费玉清带领全体学生向张菲鞠躬敬礼,张菲鞠躬回礼。孔锵于鞠躬时弹奏开场音乐。此时期的开场音乐没有固定,有葬礼用的音乐,也有当时中国广播公司的整点报时音乐“梆笛协奏曲”。
本单元进行中,张菲要求全体学生一个一个上台唱歌。台上学生唱完,张菲按电铃一声,观众随之鼓掌;若台上学生歌喉太差,张菲会在唱歌中按电铃一声,台上学生停止唱歌。
本单元结束时,张菲要求全体学生一个一个上台吹口哨。张菲与全体学生合唱〈我爱吹口哨〉前三句歌词“我爱吹口哨,骑着单车快跑,多么轻快美妙”,台上学生吹〈我爱吹口哨〉第四句歌词的口哨“Do-Re-Fa-So-La-Si-Do-So-Do”。费玉清固定最后一个上台吹口哨。本单元在费玉清吹完口哨后结束,没有下课仪式。
〈音乐教室〉第二代版本
才艺表演单元,由孔锵担任伴奏。布景同样是一间教室,张菲扮演班主任,费玉清及其余受访艺人扮演学生坐于台下随机接受张菲访问,所有角色均无设定角色名称。受访的艺人要在录影之前练好一段才艺(制作单位会预先通知,例如变魔术之类),给张菲“验收才艺”。张菲所使用的道具,除了指挥棒以外,最重要的是空气喇叭。
本单元一开始,孔锵弹奏2/4拍、共2个8拍的前奏,张菲尚未进场,台下学生正在聊天。前奏结束后,孔锵暂停弹奏,手持指挥棒与空气喇叭的张菲开门进场。张菲开门进场时,费玉清喊:“班主任来了!起立!”台下学生全部起立,费玉清以2/2拍喊:“啊one、two、three、four!”孔锵弹奏2/2拍、共1个8拍的开场音乐“So-Fa-So-La-So,So-Fa-So-La-So,So-So-So-La-Si-Do”,包括张菲在内的全部艺人做固定的一连串动作,最后全部艺人右手往上举。张菲向台下学生问好,然后面向观众席,以“一问一答”方式问来参观该集录影的团体名称;张菲大声问,观众大声答;有的团体还会齐呼自创口号。接着,依然面向观众席的张菲说要亲自带领观众暖身,以2/4拍喊:“啊one、two、three、four!”孔锵弹奏一段以萨克斯风为主音的2/4拍、共2个8拍的音乐,面向观众席的张菲挥舞指挥棒;孔锵在第2个8拍的前5拍弹奏五个定音鼓鼓音之后,张菲的指挥棒直指观众席,观众齐喊“啊——呜!”象征“上课”。
本单元进行中,每访问一位歌手,张菲会让受访者打歌,方式是唱其一首新歌的副歌。受访者唱歌时,画面下方会显示卡拉OK伴唱字幕显示歌词,画面左上角或右上角显示张菲大头照与“卡拉大家唱”字样。与卡拉OK相同,伴唱字幕也是以变色来提示节拍,但是变色的进度常常比实际节拍稍慢。受访者唱完,张菲按空气喇叭一声,观众随之鼓掌;若受访者歌喉太差,张菲会在唱歌中按空气喇叭一声,受访者停止唱歌。
本单元结束时,张菲喊:“同学们,下课啦!”台下学生全部起立。张菲再喊:“啊one、two、three、four!”孔锵再次弹奏开场音乐,全部艺人重复开场时的一连串动作,最后全部艺人右手往上举,张菲按空气喇叭一声象征“下课”。
本单元的名称可能是沿用自凤飞飞在中视《飞上彩虹》中的同名单元,以及张菲、倪敏然在中视《黄金拍档》中的同名单元,但内容已大不相同。《龙虎综艺王》也有同名单元。
〈世纪模仿秀〉
“模仿秀”单元,由孔锵担任伴奏。每周邀请五位观众各自模仿一位艺人表演,最后从中选出一位“周冠军”;再由一个月内各周选出的数位“周冠军”之中,选出该月的“月冠军”。口号是:“(张菲、费玉清:)〈世纪模仿秀〉,(观众:)等着你来秀!”每周各邀请三位艺人担任评审,分别负责评定参赛者三个方面的分数。每周的“周冠军”可以获得“周冠军”奖座一个与新台币一万元,每周的第二名可以获得新台币六千元,每周的第三名可以获得新台币六千元。
〈明星专门电〉
每周邀请数位艺人来玩的游戏,由孔锵担任伴奏。张菲第一次吹哨子之后,孔锵弹奏邦哥鼓鼓声,艺人们在一群金属长椅的周围以圆形逆时针路径快走。张菲第二次吹哨子之后,鼓声停止,艺人们必须立刻找一张长椅坐下,其中必定有一位艺人会坐在一张有接直流电的金属长椅上。有接直流电的金属长椅,称为“电椅”。张菲会问坐在电椅上的艺人一个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若是答对了,电椅就不会通电,张菲吹哨子一声,游戏继续;若是答错了,电椅就会通电,电力足以让坐在电椅上的人痛得跳起来。为了安全起见,录影时必定有一位医师全程待命。优胜者可以获得新台币一万元。
〈天才龙虎通〉
此时期后段开辟的单元,每周邀请数位艺人,以《龙兄虎弟》的经典片段为题目进行猜谜游戏,由孔锵担任伴奏。优胜者可以获得新台币两万元与“天才龙虎通”奖杯一个。
〈偶像大对抗〉
张菲主持,孔锵担任伴奏。每集邀请2个偶像团体接受张菲访问、较量才艺与玩机智问答,也会播放他们在台视节目中演出的画面。
〈龙门宴〉
命理单元,孔锵担任伴奏。每集邀请来宾1人与命理师5人,五位命理师给来宾测命理。
〈叶瑷菱情歌大赛〉
特别企划,开放观众一男一女报名参加的情歌对唱比赛,初赛与复赛唱自选曲,决赛唱叶瑷菱的情歌。复赛与决赛在摄影棚内举办,台视大乐团现场伴奏,叶瑷菱、陈鸿(当时台北电台主持人)、小轩、叶佳修共同担任复赛评审。
赖勋彪、蔡闺结婚典礼(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特别企划,1994年4月16日播出,播出赖勋彪与蔡闺的结婚典礼。
打歌时间(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开放歌手在录影现场打歌,每段以一人唱一首歌曲为原则,每段夹在两段广告之间,播出长度约2至3分钟。每集播二至三段不等,通常都被摆在每集收播前夕播出。部分歌曲有台视大乐团现场伴奏。通常情况下,歌曲是无现场伴奏的假唱,音乐即为原版歌曲。该单元在此时期结束前数个月即取消。
收播舞蹈(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在更换第二版布景时期数周后(约于1993年年中)首次出现,于1995年7月之大规模改版后取消此单元。此时期每一集的最后一段,在费玉清发言感谢全部观众之后与张菲发言感谢“帅哥美女豪华舞群”之前,易天华带领两位女舞者从观众席附近通道上台(此时击乐手会打定音鼓),在舞台一角带领张菲、费玉清、全部来宾与观众跳舞活动筋骨,搭配台视大乐团的2/4拍、共4个8拍的伴奏(与第一版布景时期的开场舞蹈相同)。跳到最后1个8拍,易天华依节拍喊:“《龙兄虎弟》,好——耶!”
收播(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在每一集的最后一段,张菲、费玉清与该集开场全部来宾集合,站在舞台上。张菲感谢全部来宾来参加录影,费玉清感谢全部观众的收看或参观录影。然后张菲感谢董成莹率领的“帅哥美女豪华舞群”,费玉清感谢杨水金率领的台视大乐团。张菲说:“下个礼拜六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张菲与费玉清说:“《龙兄虎弟》!”最后,张菲、费玉清与全部来宾一同向观众挥手道别,画面下半部以定格字幕显示观众团体报名参观录影的电话号码。在以上片段播完之后,通常是播音乐录影带来进行打歌(非棚内录制的打歌模式);于播送音乐录影带的同时,萤幕下半部以由右至左的横向跑马灯字幕显示该集之工作人员名单及感谢单位名单,最后以定格字幕请观众在下周六继续收看《龙兄虎弟》,直至节目全部播映完毕。
在背景音乐方面,前6集(1993年5月1日前播出)的演奏音乐在主持人念完感谢的对象时,台视大乐团才会演奏,但是感谢舞群时跟感谢台视大乐团时所演奏的音乐不同。1993年5月8日起(即第7集开始)播出的节目开始启用以〈晚安曲〉的间奏与尾奏重新编曲而成的2/4拍音乐作为收尾,从张菲发言感谢“帅哥美女豪华舞群”开始,到张菲、费玉清与全部来宾一同向观众挥手道别为止。此外,台视重播时会选在摄影机正在拍摄台视大乐团时立即切换下一个节目,因为重播时段通常不会与首播时段一致。
开场歌曲(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张菲或男性特别来宾任一人宣布“欢迎收看《龙兄虎弟》”过后,台视大乐团即演奏开场音乐(约20秒),接着由费玉清率先出场演唱,在之后则由张菲、费玉清共同演唱第二首歌。演唱过后,节目正式开始。
第一代开场音乐于第一集开场时,与常态版编曲稍有不同。之后曾于1996年9月-1997年年中间数度改版(该时期的开场音乐长度约于5秒左右)。
开播一季之后(1993年6月26日至1993年10月间),演奏完开场音乐之后,先由费玉清演唱一首歌曲。歌曲完毕后,由费玉清做简单的引言后,以“流行45转”的打歌方式,一一介绍当日特别来宾出场(另一主持人张菲则安插在流行45转中段出场)。
于1993年11月13日起至“红白大对抗”单元停播前,出场方式稍做改变,与上期之叙述相同,张菲(最后才会出现)出场时台视大乐团会演奏专用的出场曲,演奏完毕后节目正式开始。
该阶段中期(1994年4月中旬至1996年8月中、1996年10月下旬至1997年年中左右),两主持人同时出场演唱开场歌的情形较多,较前期版本会有特别来宾一起为该节目开场,并进行主题式谈话。
该阶段后期(1996年8月中旬至1996年10月下旬前、1997年年中至1997年10月底),通常是两主持人同时出场演唱开场歌曲,但也有费玉清独自开场的特例,后期仅播映开场歌曲,且该单元的长度时长时短。
通常开场歌曲的安排,节奏较为轻快,藉以带动节目的气氛。
该单元自节目裁撤台视大乐团之后取消,仅播出当日节目预告。
流行45转(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在该阶段前期开放当期歌手打歌的单元,由台视大乐团伴奏。出场歌手演唱一段歌曲(常为歌曲副歌)过后,即由下一位歌手接续,直至歌手全部出场完毕为止。
中期过后,逐渐转为由出场歌手共同演唱开场曲。
1996年中起,为精简节目开场流程,遂取消此单元。
开场舞蹈(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该单元为1993年4月24日播出之节目新增之桥段,1993年6月26日起即调整到节目结束前。在开场即将结束、进第一段广告之前,当时在《早安您好台视新闻》示范有氧舞蹈的舞蹈老师易天华带领两位女舞者从观众席附近通道上台,在舞台一角带领张菲、费玉清、舞群、全部来宾与观众跳舞活动筋骨,搭配台视大乐团的2/4拍、共4个8拍的伴奏。
舞蹈完毕,张菲与费玉清请观众在第一段广告之后继续收看《龙兄虎弟》,台视大乐团演奏收尾音乐,结束第一段。(1993年时为四音符降B调音乐,1994年年初起改为七音符C调音乐;1996年11月后因一首舞曲〈Macarena〉成为当时大街小巷耳熟能详的舞曲,故自此时起即开始用〈Macarena〉的尾奏做为该段落收尾音乐)
短剧(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各集短剧情节各不相同、各不连贯。孔锵在成名以前,曾以本名“庄永轩”参演其中一集短剧,该集其他演员有张菲、费玉清、董至成等。
〈趣味才艺大考验〉(又名〈红白大对抗〉)
开场:此单元播映期间的开场与其他时期不同:演奏完开场音乐后,会先由费玉清演唱一首歌。歌曲完毕后,由费玉清做简单的引言,并一一介绍当日特别来宾,采逐对出场的方式(衬底音乐为儿歌〈真善美〉,仅于特殊庆祝节日时才会有更动)。待所有来宾出场完毕后,由费玉清引荐张菲出场。于张菲出场时,台视大乐团会演奏专用的出场音乐,以呈现其气势。
单元内容:全体来宾分为红白二队参加的才艺对抗赛,由台视大乐团担任伴奏。由两队阵容中最年长(或辈份较高)的艺人分别担任红队、白队队长,三人担任评审(通常是演艺圈、传播界较具威望的人士)。每集的赛程分为五个“大考验”,各集的五个“大考验”不尽相同。每个“大考验”由两队各推一人参赛。一个“大考验”结束后,该集三位评审同时各举红色或白色圆牌表示自己投票给哪一队,得票数过半者即在此“大考验”获得一分。得分最多者即是当日的优胜,优胜队可以获得参加〈一心两用〉单元的机会(后期为优胜队来宾以流行45转的方式进行打歌)。
〈名人名曲模仿大赛〉
节目开播初期推出的“模仿秀”单元,由台视大乐团担任伴奏。张菲要求费玉清模仿三位以上的歌手,由费玉清模仿这些歌手唱歌时的神韵、肢体动作(当然会有些夸大,以求“笑”果)。单元后期,每周邀请一位艺人或团体担任来宾,来宾也是费玉清模仿的对象之一。
该单元约推出半年后停播。但费玉清的模仿才能,往后仍偶而会在其他的单元上展现。
〈台湾歌谣时间〉(又名〈闽南语歌谣时间〉)
歌唱单元,由台视大乐团担任伴奏。每次邀请一位歌手,与费玉清轮流唱或合唱符合指定主题的闽南语歌曲,例如与夏天有关的闽南语歌曲。
〈菲哥call in台〉
邀请特别来宾上节目,探讨社会上所有角落发生的事情(例如赌博是否应开放合法),然后以call in方式让现场观众发表意见。
〈一心两用〉
游戏单元,由台视大乐团担任伴奏。单元开场由台视大乐团演奏2/4拍、共6个8拍的单元主题曲(开始时有1个8拍预备拍),主持人、台上来宾与舞群则演出一心两用的手部舞蹈。游戏规则方面,特别来宾需于30秒内边唱歌(不一定是当期歌手的主打歌,但通常状况是)边做被指定之任务(例:摸恐怖箱…等),但在进行指定任务时,演唱的是歌曲的主歌,任务完成即算过关,过关的来宾可享有打歌(演唱歌曲的副歌)的权利,任务失败则无法进行接续打歌。
后期玩法稍有变化,以12格电子转盘决定任务内容;另外,若第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则会继续按钮进行第二项。第二项进行时,台视大乐团会演奏该单元主题曲,任务成功者仍可获得打歌机会。
〈偶像时间〉
邀请偶像艺人来宣传自己的新作品,与其爱好者见面并接受张菲访问。每集工作人员会准备一张画了8至10位名人头部正面画像的纸,张菲问来宾8至10个问题,来宾选择自己认为符合问题中叙述的某种印象的人;来宾选定之后,张菲撕下画像脸部的纸,露出被选者的脸部照片,直到全部画像脸部的纸撕完。张菲、费玉清与杨水金的照片都曾混入其中。
〈老张担担面〉、〈老张黑白切〉
皆是“歌中剧”单元,类似中视综艺节目《欢乐一百点》的招牌单元〈志明与春娇〉。每次邀请一位歌手,与张菲、费玉清共同演短剧。张菲扮演“担担面”或“黑白切”路边摊的老板“老张”。两者唯一的差别是路边摊卖的小吃不同。
在〈老张黑白切〉第一集中,费玉清问卖黑白切的老张,原本那位卖担担面的老张哪里去了?卖黑白切的老张回答,卖担担面的老张“死了”!实则两位老张是同一人,这句“死了”只是刻意制造笑料而已。
该单元前期伴奏为台视大乐团,后期改为孔锵担任伴奏。
首播MTV(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播放艺人MTV的单元,张菲或费玉清会介绍艺人的名称及其专辑的主打歌(刚出唱片的艺人才可上此单元)。艺人先介绍这次MTV走什么风格,再说MTV歌曲的名称,接着就播放MTV。MTV播放完后,可能会再播放第二波主打歌或直接进广告。此单元前期由台视大乐团伴奏,后期改为孔锵担任伴奏。
〈音乐教室〉第一代版本
短剧单元,由孔锵担任伴奏(但该单元尚无正式名称的一小段期间,为台视大乐团伴奏)。布景是一间教室,讲台摆一张标示“张水扁音乐教室”的白板。张菲扮演班主任“张水扁”(改自当时台北市长陈水扁)。费玉清扮演学生“张志卫”(费玉清的绰号之一),其余受访艺人扮演其余学生,坐于台下随机接受张菲访问。张菲所使用的道具是指挥棒与电铃。
本单元一开始,张菲开门进场,费玉清带领全体学生向张菲鞠躬敬礼,张菲鞠躬回礼。孔锵于鞠躬时弹奏开场音乐。此时期的开场音乐没有固定,有葬礼用的音乐,也有当时中国广播公司的整点报时音乐“梆笛协奏曲”。
本单元进行中,张菲要求全体学生一个一个上台唱歌。台上学生唱完,张菲按电铃一声,观众随之鼓掌;若台上学生歌喉太差,张菲会在唱歌中按电铃一声,台上学生停止唱歌。
本单元结束时,张菲要求全体学生一个一个上台吹口哨。张菲与全体学生合唱〈我爱吹口哨〉前三句歌词“我爱吹口哨,骑着单车快跑,多么轻快美妙”,台上学生吹〈我爱吹口哨〉第四句歌词的口哨“Do-Re-Fa-So-La-Si-Do-So-Do”。费玉清固定最后一个上台吹口哨。本单元在费玉清吹完口哨后结束,没有下课仪式。
〈音乐教室〉第二代版本
才艺表演单元,由孔锵担任伴奏。布景同样是一间教室,张菲扮演班主任,费玉清及其余受访艺人扮演学生坐于台下随机接受张菲访问,所有角色均无设定角色名称。受访的艺人要在录影之前练好一段才艺(制作单位会预先通知,例如变魔术之类),给张菲“验收才艺”。张菲所使用的道具,除了指挥棒以外,最重要的是空气喇叭。
本单元一开始,孔锵弹奏2/4拍、共2个8拍的前奏,张菲尚未进场,台下学生正在聊天。前奏结束后,孔锵暂停弹奏,手持指挥棒与空气喇叭的张菲开门进场。张菲开门进场时,费玉清喊:“班主任来了!起立!”台下学生全部起立,费玉清以2/2拍喊:“啊one、two、three、four!”孔锵弹奏2/2拍、共1个8拍的开场音乐“So-Fa-So-La-So,So-Fa-So-La-So,So-So-So-La-Si-Do”,包括张菲在内的全部艺人做固定的一连串动作,最后全部艺人右手往上举。张菲向台下学生问好,然后面向观众席,以“一问一答”方式问来参观该集录影的团体名称;张菲大声问,观众大声答;有的团体还会齐呼自创口号。接着,依然面向观众席的张菲说要亲自带领观众暖身,以2/4拍喊:“啊one、two、three、four!”孔锵弹奏一段以萨克斯风为主音的2/4拍、共2个8拍的音乐,面向观众席的张菲挥舞指挥棒;孔锵在第2个8拍的前5拍弹奏五个定音鼓鼓音之后,张菲的指挥棒直指观众席,观众齐喊“啊——呜!”象征“上课”。
本单元进行中,每访问一位歌手,张菲会让受访者打歌,方式是唱其一首新歌的副歌。受访者唱歌时,画面下方会显示卡拉OK伴唱字幕显示歌词,画面左上角或右上角显示张菲大头照与“卡拉大家唱”字样。与卡拉OK相同,伴唱字幕也是以变色来提示节拍,但是变色的进度常常比实际节拍稍慢。受访者唱完,张菲按空气喇叭一声,观众随之鼓掌;若受访者歌喉太差,张菲会在唱歌中按空气喇叭一声,受访者停止唱歌。
本单元结束时,张菲喊:“同学们,下课啦!”台下学生全部起立。张菲再喊:“啊one、two、three、four!”孔锵再次弹奏开场音乐,全部艺人重复开场时的一连串动作,最后全部艺人右手往上举,张菲按空气喇叭一声象征“下课”。
本单元的名称可能是沿用自凤飞飞在中视《飞上彩虹》中的同名单元,以及张菲、倪敏然在中视《黄金拍档》中的同名单元,但内容已大不相同。《龙虎综艺王》也有同名单元。
〈世纪模仿秀〉
“模仿秀”单元,由孔锵担任伴奏。每周邀请五位观众各自模仿一位艺人表演,最后从中选出一位“周冠军”;再由一个月内各周选出的数位“周冠军”之中,选出该月的“月冠军”。口号是:“(张菲、费玉清:)〈世纪模仿秀〉,(观众:)等着你来秀!”每周各邀请三位艺人担任评审,分别负责评定参赛者三个方面的分数。每周的“周冠军”可以获得“周冠军”奖座一个与新台币一万元,每周的第二名可以获得新台币六千元,每周的第三名可以获得新台币六千元。
〈明星专门电〉
每周邀请数位艺人来玩的游戏,由孔锵担任伴奏。张菲第一次吹哨子之后,孔锵弹奏邦哥鼓鼓声,艺人们在一群金属长椅的周围以圆形逆时针路径快走。张菲第二次吹哨子之后,鼓声停止,艺人们必须立刻找一张长椅坐下,其中必定有一位艺人会坐在一张有接直流电的金属长椅上。有接直流电的金属长椅,称为“电椅”。张菲会问坐在电椅上的艺人一个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若是答对了,电椅就不会通电,张菲吹哨子一声,游戏继续;若是答错了,电椅就会通电,电力足以让坐在电椅上的人痛得跳起来。为了安全起见,录影时必定有一位医师全程待命。优胜者可以获得新台币一万元。
〈天才龙虎通〉
此时期后段开辟的单元,每周邀请数位艺人,以《龙兄虎弟》的经典片段为题目进行猜谜游戏,由孔锵担任伴奏。优胜者可以获得新台币两万元与“天才龙虎通”奖杯一个。
〈偶像大对抗〉
张菲主持,孔锵担任伴奏。每集邀请2个偶像团体接受张菲访问、较量才艺与玩机智问答,也会播放他们在台视节目中演出的画面。
〈龙门宴〉
命理单元,孔锵担任伴奏。每集邀请来宾1人与命理师5人,五位命理师给来宾测命理。
〈叶瑷菱情歌大赛〉
特别企划,开放观众一男一女报名参加的情歌对唱比赛,初赛与复赛唱自选曲,决赛唱叶瑷菱的情歌。复赛与决赛在摄影棚内举办,台视大乐团现场伴奏,叶瑷菱、陈鸿(当时台北电台主持人)、小轩、叶佳修共同担任复赛评审。
赖勋彪、蔡闺结婚典礼(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特别企划,1994年4月16日播出,播出赖勋彪与蔡闺的结婚典礼。
打歌时间(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开放歌手在录影现场打歌,每段以一人唱一首歌曲为原则,每段夹在两段广告之间,播出长度约2至3分钟。每集播二至三段不等,通常都被摆在每集收播前夕播出。部分歌曲有台视大乐团现场伴奏。通常情况下,歌曲是无现场伴奏的假唱,音乐即为原版歌曲。该单元在此时期结束前数个月即取消。
收播舞蹈(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在更换第二版布景时期数周后(约于1993年年中)首次出现,于1995年7月之大规模改版后取消此单元。此时期每一集的最后一段,在费玉清发言感谢全部观众之后与张菲发言感谢“帅哥美女豪华舞群”之前,易天华带领两位女舞者从观众席附近通道上台(此时击乐手会打定音鼓),在舞台一角带领张菲、费玉清、全部来宾与观众跳舞活动筋骨,搭配台视大乐团的2/4拍、共4个8拍的伴奏(与第一版布景时期的开场舞蹈相同)。跳到最后1个8拍,易天华依节拍喊:“《龙兄虎弟》,好——耶!”
收播(本单元无官方名称)
在每一集的最后一段,张菲、费玉清与该集开场全部来宾集合,站在舞台上。张菲感谢全部来宾来参加录影,费玉清感谢全部观众的收看或参观录影。然后张菲感谢董成莹率领的“帅哥美女豪华舞群”,费玉清感谢杨水金率领的台视大乐团。张菲说:“下个礼拜六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张菲与费玉清说:“《龙兄虎弟》!”最后,张菲、费玉清与全部来宾一同向观众挥手道别,画面下半部以定格字幕显示观众团体报名参观录影的电话号码。在以上片段播完之后,通常是播音乐录影带来进行打歌(非棚内录制的打歌模式);于播送音乐录影带的同时,萤幕下半部以由右至左的横向跑马灯字幕显示该集之工作人员名单及感谢单位名单,最后以定格字幕请观众在下周六继续收看《龙兄虎弟》,直至节目全部播映完毕。
在背景音乐方面,前6集(1993年5月1日前播出)的演奏音乐在主持人念完感谢的对象时,台视大乐团才会演奏,但是感谢舞群时跟感谢台视大乐团时所演奏的音乐不同。1993年5月8日起(即第7集开始)播出的节目开始启用以〈晚安曲〉的间奏与尾奏重新编曲而成的2/4拍音乐作为收尾,从张菲发言感谢“帅哥美女豪华舞群”开始,到张菲、费玉清与全部来宾一同向观众挥手道别为止。此外,台视重播时会选在摄影机正在拍摄台视大乐团时立即切换下一个节目,因为重播时段通常不会与首播时段一致。
徐乃麟、黄安时期
此时台视大乐团已退出《龙兄虎弟》,孔锵与张菲、费玉清跳槽华视《龙虎综艺王》,故《龙兄虎弟》改为外聘另一个乐团(名称不详)担任伴奏。〈超世纪模仿秀〉
同〈世纪模仿秀〉。
〈明星专门电〉
同张菲、费玉清时期,每周邀请数位艺人来玩的游戏。徐乃麟第一次吹哨子之后,电子琴手弹奏邦哥鼓鼓声,艺人们在一群金属长椅的周围以圆形逆时针路径快走。徐乃麟第二次吹哨子之后,鼓声停止,艺人们必须立刻找一张长椅坐下,其中必定有一位艺人会坐在“电椅”(有接直流电的金属长椅)上。然后徐乃麟会问坐在电椅上的那位艺人一个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若是答对了,电椅就不会通电,徐乃麟吹哨子一声,意即游戏继续;若是答错了,电椅就会通电,电力足以让坐在电椅上的人痛得跳起来。为了安全起见,录影时必定有一位医师全程待命。优胜者可以获得新台币一万元。
〈台湾大帅哥〉
只要长得帅气、阳光、健美的男性观众,向制作单位报名,就有机会上节目展现自我,像是才艺表演、展现肌肉。言承旭踏入演艺圈以前,曾经以本名廖洋震报名此单元。
事件编辑本段
费玉清模仿秀双胞案
1993年4月8日,《欢乐一百点》将费玉清过去曾在该节目中表演过的全部“模仿秀”重新剪辑后播出,理由是《欢乐一百点》知悉《龙兄虎弟》仍会继续以费玉清的“模仿秀”为主;演艺圈内人士表示,“费玉清能模仿的艺人差不多只有那几个人”,而费玉清模仿这些艺人的内容也差不多都在《欢乐一百点》里出现过。“收视率第一”之争
1993年4月14日下午,大东影艺公布其委托盖洛普市场调查公司(Gallup Market Research Corp., Taiwan)进行的第一次老三台收视率调查结果;盖洛普表示,上周六19:30~21:30的大台北地区收视调查共采2187个有效样本,第一阶段的家庭收视率为台视《龙兄虎弟》33%、中视《娱乐星闻 小燕有约》25.2%、华视影集《我们这一家》16%,与另外几家调查公司提出的数据有显著差距。1994年,与《龙兄虎弟》同时段的中视综艺节目《娱乐星闻 欢乐有约》前两集中,主持人曹启泰与陈美凤均宣布,依据润利事业有限公司(Rainmaker)与红木市场研究顾问公司(Red Wood Research Service Co.)的收视率调查报告,该节目收视率第一;另一家收视率调查公司“伸燕”则调查《龙兄虎弟》领先《娱乐星闻 欢乐有约》11.5%。1994年4月16日晚间,大东影艺委托盖洛普调查收视率,结果发现《龙兄虎弟》平均收视率领先《娱乐星闻 欢乐有约》4.6%。《龙兄虎弟》制作人彭达批评:“国内收视率制度受‘人为因素’操纵严重,方法不客观,制度不公正,导致制作费无法真正花在节目上,图利了‘他人’。而‘人为’操作的不实收视率,又造成广告厂商错误的投资,影响甚巨。我希望公平会能出面调查此事,让观众、制作单位、电视台、广告厂商有真正的收视率依据。”1994年4月17日,《娱乐星闻 欢乐有约》制作人黄义雄表示,他不能相信盖洛普的这项调查结果,除非《龙兄虎弟》连续领先20次。
被评定“不宜儿童收看”
1995年3月16日,电视文化研究委员会(简称“电研会”,即今“媒体识读教育基金会”前身)发布该会自该年1月以来追踪监看《龙兄虎弟》所观察到的该节目“不宜儿童收看”的具体内容,包括“有色情意味的双关隐喻”、“脱口而出的粗俗语言”、“含有隐喻的不雅动作”、“节目内容违背社会伦常”等。然而当时电研会这份报告即引起相当争议,因该会立场过度保守:例如亦将《乱马½》、《蜡笔小新》、《灌篮高手》、《幽游白书》、《新世纪福音战士》、《七龙珠》等同时列为不适合儿童与青少年收看,《爱天使传说》也被批评[13]。傻呼噜同盟成员AIplus讽刺,电研会“将不适合儿童观赏的卡通等同于坏的卡通”;傻呼噜同盟成员Jo-Jo则讽刺,包括电研会在内的媒体监督团体“往往仅凭一、两集观赏动画卡通的观感,就对大众媒体发表公开评论”,而电研会“仅以儿童角度来限制多数观众的权益”。
《龙兄虎弟》应法务部邀请举办“青春、阳光、欢笑”反青少年犯罪晚会,把整个布景搬到国际会议厅舞台上。张菲与费玉清在开场的对话中,在台下的法务部部长马英九与行政院新闻局局长胡志强面前,自我解嘲《龙兄虎弟》因电研会这份报告而遭行政院新闻局关切节目内容。
“世纪模仿秀”双胞案
《龙兄虎弟》推出〈世纪模仿秀〉单元并广受好评之后,张菲、费玉清跳槽主持《龙虎综艺王》,《龙虎综艺王》推出〈模仿综艺王〉单元并自我标榜“要看模仿秀就要看正宗的模仿秀”,徐乃麟、黄安接手主持的《龙兄虎弟》也推出〈超世纪模仿秀〉单元以反制〈模仿综艺王〉,造成“世纪模仿秀”闹双胞、互争正统。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